说起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在养生功法之外,还能到达到“养”目的的还有中草药,我们生活中中草药被广泛的使用,或许在还没意识到的时候,这些中草药不知不觉中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着我们不知道的变化,所以认识一些中草药,还是很有用处的。该怎么去认识中药呢?

《内经》指出:“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的“取象比类”。“用药法象”,这里的“象”即某药之所以有某种功能的根据。

懂得这些常识规律有时能救命

民间有这样的归纳:“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也就是说,凡是草木中间空心的都可以治疗风湿骨痛,如治疗风寒腰腿痛,可加一些酒行气活血,一般不认识的药尽量只外用勿内服;凡是草木叶与枝都是对生的即可以外用止血;凡是叶边有毛有刺的即可治疗肌肉红肿疼痛等;凡是叶子经一搓既有粘滑浆液的那可治疗无名肿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墙角的贴梗海棠——果实可驱风活血

卦象中藏着治病的奥秘

唐容川说:“荷藕中空,即离象也。生出莲叶,其形仰盂,即先天之离变为后天之震,开花色红内虚,又是象先天之离。生出莲藕,又是仰盂,象后天之震。至于莲子,外白肉内青心,亦象离中虚,又将来生莲叶之先天也。然莲子非入水不能生叶,盖离之上爻必变为阴乃成震卦。水者阴也,莲子入水,是离体之上加以阴爻,逐变为震卦矣。”

桂花——散寒破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人患雷头风症,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症状很像伤寒的样子,医家用了很多药物都没有见效。李时珍处清震汤治之而愈。方用荷叶1枚,升麻15g,苍术15g,水煎温服。时珍说,此病病在三阳,不可过用寒药重剂,诛伐太过。对证应该用轻灵的药物。但是为什么会用到荷叶呢?这是由于震为雷,而荷叶的形象就属于震体,其色又青,乃涉类象形之义,所以才用到它。

石阶上的酢浆草——解热利尿

其他诸如牛膝其节如膝故能治膝胫之疾、续断多筋而续绝伤、杜仲多筋坚韧能坚筋骨、伸筋草似筋而能舒筋通络、穿山甲具有通络之效等等,举不胜举。需要注要的是,诸如以皮治皮、猪腰补肾等,虽以其外形之象,但我们更加看重的还是它的神似(义象)。

婆婆纳——理气、凉血

万物之皮皆有保护其体,循环水道卫气等功能的共性,这共性就是所谓的神似。病人之所以浮肿,虽与内脏病变有关,但与皮肤在某方面的功能虚损亦有关,而万物之皮有着共同的功能特性,故药物之皮可以助人之皮以敌外邪或平衡人之体表的功能以化解所害。同理,猪腰补肾亦非其形似为原因,而是由于猪腰(即猪肾)的功能与人的肾脏的功能相似,以神补神而已。

石阶上的繁缕——清热解毒

紫苏百合朝开暮合服之能治失眠。《范文甫专辑》中论治黄某不寐案云:“苦不寐,百药不能治,召余处方,以百合一两(30g),紫苏叶三钱(9g),二味煎服,三贴而安。问曰:此治不寐而效,本何书?余曰:我尝种百合花,见其朝开暮合,又种紫苏,见其叶朝仰暮垂,取其意而用之,不意其得效之速也。”

知了昼鸣夜息可治小儿夜啼

比如小儿夜啼证,晚上哭闹不睡眠,用上了就未必效果,这个时候用蝉蜕效果更佳。就药象来说,蝉(知了)白天叫得震耳欲聋,晚上却了无声息,所以善治小儿夜啼证。当然,蝉蜕的药性平和,对一般失眠也具有普遍作用。

石阶上的醉鱼草—清热降火

药象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些人把“象”解读为形象或者意象是狭义的,真正的药象至少包括药物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包括对药物的外形、质地、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自然特性。药象自古至今都是中医中药的重要思维,特别是宋代以后,其理论更加完备。药象思维才是正统的本草思维,这当中也包括了《周易》八卦的象思维。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药象作为认识与应用中药的一个思维工具,也必定存在某种局限性,需要与阴阳五行等理论相配合加以应用。这样一来,无论是对“医者,意也”意象的提炼归纳,以及对中药性味的体会把握,象思维均贯穿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编辑整理甘棠,文来自于上医网,图来自长春观,转载请注明出处)

梅树——花、果实皆可入药

(欢迎大家投稿,来稿不限题材,择优选登有惊喜)

投稿邮箱:

qq.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jg/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