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疼
治疗颈肩腰腿痛主要为辨证和辨病相结合,首先确定病位即症状所属脏腑经络。然后根据症状的内容,辨别病性的寒热虚实,合理给予中药治疗,再结合经穴的特性选用相应穴位,同时施用相应的补泻手法。现将中医对颈肩腰腿痛的认识和针药治疗介绍如下。 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沉重的东西一样,(寒湿)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取膀胱经穴位,以疏通腰部经络,激发太阳经气。常用穴位有肾俞、志室、大肠俞、膀胱俞、委中、承山、昆仑、申脉等。 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方用:柴胡3g泽泻3g猪苓3g白芥子3g防已6g白朮15g甘草15g肉桂2g山药9g,水煎服。 痛而不能直者,风寒也,方用:逍遥散加防已一钱,一剂可愈,若日久者,当加杜仲一两,改白朮二钱,酒煎服,十剂而愈。 凡痛而不止者,脾湿之故。方用:白朮g薏仁90g芡实60g,水六碗,煎一碗,一氣飲之,此方治夢遺之病亦神效、 足少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如用针刺于皮肤中,逐渐加重不能前后俯仰,并且不能左右回顾。治疗时应刺足少阳经成骨的起点出血,成骨即膝外侧高骨突起处。阳陵泉附近络脉点刺放血。针刺太阳经、少阳经,常用的穴位有肩井、环跳、阳陵泉、风市、悬钟等。中药治疗选用柴胡桂枝汤。 足少阴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到脊骨的内侧,治疗时应刺足少阴经在内踝上的复溜穴(两次)、中注、中渚穴。腰痛挟脊背而痛,上连头部拘强不舒,眼睛昏花,欲跌倒,治疗时应刺足太阳经的委中穴出血。熟地30g杜仲15g麦冬15g五味子6g水煎服,一剂即愈。 厥阴经脉发病使人腰痛,腰部强急如新张的弓弩弦,治疗时应刺厥阴的经脉,其部位在腿肚和足根之间鱼腹之外的蠡沟穴处,摸之有结络累累然不平者,就用针刺之,如果病人多言语或沉默抑郁不爽,可以针刺三次。当归四逆汤加减治之。 肩臂疼:左侧颈项部,春主肝胆,输在颈项部。在少阳、厥阴。针阳陵泉、太冲、侠溪穴。当归90g白芍90g柴胡15g陈皮15g羌活9g秦艽9g白芥子9g半夏9g附子3g,水六碗,煎三沸,取汁一碗,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 五十肩:阳明脉衰,痰停中脘。方用理中汤、指迷丸加姜黄。针条口、加辨经络可加拔罐、放血。 颈椎病:取手太阳后溪,足太阳束骨。方用黄芪15g黄柏6g白芍6g蔓荆子9g党参16g葛根9g升麻5g炙甘草3g。痛剧加片姜黄,可加伸筋草、羌活。 治疗腰痛,古代医家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其辨证准确,方药疗效确切,用穴精当,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继承和发扬。以上分析仅为几个方面,还不够全面,因与腰痛有关的疾病很多,故治疗腰痛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其病因的治疗。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zy/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指失灵了一个月20多人得这病,就因为
- 下一篇文章: 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及以往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