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渐冻人分类,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很
运动神经元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下运动神经元型(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上运动神经元型(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和混合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三型。那么,运动神经元有哪些分类呢? 运动神经元的分类: 一、下运动神经元型 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 二、上运动神经元型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因病变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质脊髓束,故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称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 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般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较重,但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跃,并有病理反射,当下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时,上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可被掩盖。 病例 患者男性,57岁,就诊时间:年2月2日。主诉:右上肢右下肢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余,肌肉跳动。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未引起重视,后出现右侧下肢无力,于医院行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处就诊。 刻症:肢体无力、活动欠灵活,右上下肢肌肉萎缩,右上肢抬举不利,双手握力减弱,鱼际肌、骨间肌萎缩,行走不稳、缓慢,上下坡困难,无饮水呛咳,无吞咽障碍。面部表情略僵硬,偶有胸闷急躁易怒,纳眠可,舌红,苔薄白,脉弱。查体:神志清楚,舌体颤动,咽反射亢进,无感觉障碍。 西医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诊断:痿证(肝肾亏虚型)。 治疗原则:补益肝肾,养血柔筋。 处方:伸筋草12g,威灵仙12g,木瓜12g,千年健10g,川断12g,红花6g,益智仁20g,制鳖甲9g,三七7g,桑寄生10g,盐杜仲10g,炒白芍10g,醋鸡内金12g,炒山楂10g,山芋肉12g,地龙10g,全蝎4g,蜈蚣1条,西洋参5g,肉苁蓉10g,当归12g,熟地黄12g,桔梗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砂仁5g,川牛膝12g。日1剂,分两次煎服。 患者用药后睡眠,饮食良好,情绪正常,体重增加,后继服2个周期(60天),患者右肢力量增加,右手握力增加,持续服用,大腿僵硬好转,走路较之前灵活,现一直持续用药。 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症。故又有“痿躄”之称。常与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等因素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zy/10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韵古堂产品介绍上焦浴粉一宣肺益心浴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