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去爬山。回来的时候,老师发现沿途有很多仙鹤草,我们边走边采仙鹤草,到下山的时候,已经采满了一大袋。还记得我们以前提到的药草名里面沾仙带灵的都不简单,仙是什么,是重阳啊,鬼是什么,是重阴,而人是什么,是阴阳和合。所以这带仙的药草里面,一般都有一股阳气,比如仙茅、仙灵脾这二仙汤是专门补阳的,还有威灵仙,也含一股阳气,能驱散风湿,通开络脉。

仙鹤草,老师说常用于治疗出血症,因为仙鹤草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之功。所以《药性赋》上称仙鹤草“敛诸血之溢”,各种类型的出血,仙鹤草都可以配入治疗,因为它还有带补的作用。

民间又称仙鹤草为脱力草,就是那些劳苦大众因过用体力,常致脱力劳伤,一时体力难以恢复,神疲乏力,这时单用仙鹤草50~克,20枚大枣,浓煎取汁服用,直接调补气血,收敛消耗的体力,也特容易恢复。对于那些劳伤到腰骨的病人来说,仙鹤草也有良好的补虚强壮作用。

而《中医师承实录》中,余国俊先生提到他老师善用仙鹤草治疗外感疾病。原来那些伤风感冒,缠绵难好的大都是因为体力亏耗过度,一时难以恢复,这时把仙鹤草加入柴胡桂枝汤中,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关于仙鹤草的活用,这里还要提到一本书,叫《石恩骏临证方药经验集》,其中就有仙鹤草治疗痢疾肠炎的经验总结,取的是仙鹤草解毒消炎,又能收敛止血的功效,再比如用仙鹤草治疗自汗盗汗也有奇效,原来中医叫汗血同源,仙鹤草能收血止血,也能体现它收汗止汗的作用。

还有仙鹤草治疗久咳不愈的病人,血为气之母,仙鹤草能够收血,也应该能收气,特别是那种虚咳,气收不住,仙鹤草既能补虚,也能收涩。

仙鹤草还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气、心血、心阴不足的病人,用之最宜。为何呢?心主血脉,仙鹤草收敛止血,也能把心气往内收,心气能够收而不浮散,心律也会因之而平稳起来。

我们还在《太氏药谱》中看到仙鹤草治疗严重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把它加到八珍汤里面,它能够把补药的劲头收住,起到补虚强壮的作用。

而石恩骏先生还把仙鹤草用到恶性肿瘤中,取的是补虚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临床也发现,它可以增强白细胞的数量与吞噬能力。

晚上做浓缩药丸,老师给我们讲到做药丸的一些细节。

首先,丸者,缓也。药丸在人身上上发挥的是缓慢持久的过程,所以那些疾病在后期收功的时候,往往可以考虑服用药丸。还有那些子宫肌瘤、血黏度高,不适合长期服用汤药的病人,也可以用药丸缓慢图治。

老师这里做药丸主要是以浓缩丸为主,为何要做浓缩丸,浓缩的可是药草的精华啊!有些药比如夏枯草、小伸筋草、枇杷叶、薄荷等,这些药草往往体积巨大,病人要吃的话,可能要吃一大堆,这时就需要把这些药草提炼成精膏,精膏量少,便于服用。可见浓缩丸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降低服药的分量,可以以少量的药取得较大的效果。

这浓缩丸一般是把一部分要拿来打粉,一部分药拿来熬汤,最后把它们混在一起。那么什么药适合打粉,什么药适合熬汤呢?打粉的一般都是含淀粉比较充足的,比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白术。还有比较名贵的,比如人参、天麻、鹿茸、扣子七。一般一两个月的药丸量,需要的中药打粉大概是克左右。

老师还提到打粉的药,不要选择那些毛毛草草的,效果平和的,要选就选那些药力足的,小量就能发挥大效果的,这样病人服用才有大意义。比如,降胃气,不选用竹茹打粉,而选用赭石打粉,因为竹茹量大,效果轻。而赭石却量小,效果重。

至于煮汤的,一般的药草都可以煮,不过要注意像荆芥、薄荷、羌活、独活、防风这些芳香的药草,就不适合久煮,因为久煮后,芳香的气都跑了,剩下的都是药渣子。

出自《任之堂跟诊日记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pj/1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