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软组织损伤

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时间短,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常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皮肤发红或青紫、瘀斑、压痛、活动受限。

  严重的损伤除局部症状外,若因出血多还有心慌、发热、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迷等。

  (一)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黄柏、元胡、五灵脂、赤芍、苏木、白芷、木香、桃仁、红花。内服七厘散、三七片。

  (二)伤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为瘀血化热所致,治宜活血散瘀,清热消肿止痛,外用紫草、丹皮、黄柏、蒲黄、芙蓉叶、大黄、地丁、黄连内服七厘散、桃红四物汤。

  (三)损伤数日后,局部疼痛、肿胀发硬、活动受限,为瘀血凝滞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外用三棱、莪术、南星、海藻、独活、山甲,内服桃仁、红花、当归、三七、木香、郁金、元胡等。

(四)损伤日久,局部疼痛、硬结不散、功能障碍。此为气血凝结,经脉受阻所致,宜通经活络,软坚散结。外用生南星、生半夏、荔枝柱、川芎、牙皂、三棱、俄术等,内服陈皮、枳实、厚朴、川栋子、桃仁、丝瓜络、花粉等。

  (五)损伤后,经治疗后肿胀基本消失,但仍疼痛软弱无力。为伤后局部气血耗损,筋未连续所致,治宜生肌续筋,补气健脾。外用当归、生芪、血竭、乳没内服、杜仲、牛膝、续断等。

  (六)损伤日久,局部发凉,疼痛发胀,遇冷尤甚。为塞湿阻滞经络所致。治宜温经通络、祛寒除湿、外用生麻黄、桂枝、威灵仙、细辛、肉桂、川乌、草乌。内服鸡血藤、桃仁活血药酒等。

  (七)损伤日久,局部酸胀疼痛,肢体沉重乏力,甚至水肿,此为湿阻经络所致,治疗宜除湿通络、祛寒除湿。外用萆薢、防己、海桐皮、羌活、苍术、威灵仙、续断,内服泽泻、车前、血藤、当归、丹参。

  (八)如关节损伤日久,反复肿胀,活动受限,且活动越多肿胀越剧,为气血虚损、经脉不舒、关节不利所致。治宜补气消肿,通利关节,外用黄芪、党参、白术、防己、车前。内服茯苓、猪苓、党参、白术、当归等。

 

(二)慢性软伤:

指陈旧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末能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或末愈又再次受伤者。由于组织末能及时重新生长修复或不良,常反复出现症状,如:疼痛、压痛、组织发硬、活动受限。由于局部供血不良,每遇气候变化或受凉遇冷,症状加重。

慢性损伤多因长期劳累过度或多次细微损伤积累所致,或骨质增生。劳损的受累组织,常有充血、水肿、变性增厚,而出现疼痛、压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

陈旧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产生的原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大致相似,故可采取同样治法。

  (一)局部反复疼痛,痿软无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为“久伤多虚”营卫不和、气血虚弱、血不养筋所致。治宜益气活血、调补肝肾,外用当归、黄芪、续断、骨碎补、乳没,内服牛膝、杜仲、熟地、白术等。

  (二)伤部疼痛、乏力、触之有条索或硬结感。为“久伤多瘀”,气血凝结所致。治宜补气活血、散结止痛。外用木香、丹参、黄芪、血藤、半夏、牙皂。内服五加皮、续断、牛膝、丹参等。

  (三)伤部疼痛:肢冷发凉、遇寒加重、得热痛减为“久伤多寒”,寒入经络所致,治宜温经散寒、活络止痛,外用干姜、细辛、生麻黄、肉桂、檀香、陈艾、川草乌、甘松、月季花。内服大活络丹。

  (四)伤部疼痛:痿软麻木、天气变化加重。为风湿阻滞,经络不通所致。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外用秦艽、防风、荆介、独活、羌活、海桐皮、钻地风、土鳖虫、木瓜、威灵仙。内服桑寄生、伸筋草、三七等。

●61张舌诊高清图片及临床意义!

●古代秘而不传的脉法78条。

●中药三字诀,建议收藏。

●中医急救,常见急救方法。

●自学中医心得(附书单)

●《董氏奇穴》全集内部教学视频免费领取

END

神农医家

专注中医,更多干货

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给小编充电~

喜欢“??”和“在看”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jg/1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