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ivk_sa=1023197a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希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开展达到双赢的效果:学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课程,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导师不但把知识和科研方法分享给学生,也获得更多科研助力。

新学期开学第1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要参加一场特殊的“双选会”。互选的双方是正在寻找学科兴趣的学生和负责科研训练的导师。导师通过开放实验室参观、办讲座、与学生直接沟通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个人规划向心仪的导师发出申请……

参观实验室留影

伴随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再度提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聚焦科研训练,基于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为学生配备最合适的导师,也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践中一类新的探索。

导师制为何要围绕科研训练展开?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由崔隽、郑凌伶、张雁等几位老师共同主导设计完成。在谈到学院的导师制为什么主要围绕科研训练开展时,不难发现它与该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密切相关。

学院表示,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覆盖面很广,涵盖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近12个二级学科,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也相对较多,如果仅以“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教学为主,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也很难让学生触类旁通。而且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以来都倡导“广学精研、知行并重”的本科阶段学习理念,希望学生尽早了解和参与一线的科研工作。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寻找个人的学术兴趣,还能让他们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之后,为个人发展找到方向感和源动力。

学生独立开展探索性实验

同时,学院也希望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学术和学业指导,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学生对生命科学产生学术向往和追求,寻找到在具体方向能够“钻进去,做出原创性突破”的学术人才。

此外,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hq/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