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颈背肌筋膜炎
专家简介 李飞跃,主任医师、“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上海市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应用中药内服、外用、手法、导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等骨伤科常见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不久前,年轻貌美、精炼能干的一知名外企财务总监王女士突然出现右手臂疼痛伴活动受限,右肩上举伴颈肩背部疼痛难忍,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颈椎椎间盘突出。于是以“颈椎病”治疗了一周,但未见好转,后经人介绍求治于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李飞跃主任,经仔细检查确诊是“颈背肌筋膜炎”而不是“颈椎病”。病因找到后,王女士经魏氏伤科绝技的对症治疗,很快就摆脱了病痛折磨。 症状与颈椎病相似 肌筋膜炎不仅可以发生在颈背部,还可发生在腰部、臀部等部位。西医认为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而在中医学里该病属于“筋痹”范畴。李飞跃介绍,颈背肌筋膜炎是指人体颈项背部的肌肉、筋膜由于急慢性损伤、外感风寒或外伤等原因引起项背部肌肉、筋膜等而发生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常见疾病,可导致项、背、肩多处发生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由于颈部肌筋膜层次众多、深浅重叠,人低头俯身时,颈肩肌筋膜就会受到牵拉,容易形成慢性劳损,其病理改变牵涉到肌肉、筋膜受损后纤维化改变、局部微循环障碍,同时因为受潮、受凉也可使肌肉血管收缩而缺血、水肿,形成纤维织炎,即中医所谓感受风寒湿邪、经络阻滞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肌肉、筋膜营养和代谢而致发病,临床以颈背部的肌筋膜炎较多见。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颈背肌筋膜炎和颈椎病的病因、症状比较相似,所以常被混淆误诊为颈椎病。 劳损加风寒易诱发 李飞跃介绍,在中医伤科门诊中,有不少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其中年轻患者不在少数。大多数患者的发病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密切相关,同时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也多见。王女士每天与电脑“亲密接触”10多个小时,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保持同一个姿势盯着电脑审核公司巨量的进出账额。最近几年,她总是觉得自己颈背部肌肉十分酸痛,发展到后来甚至还出现肌肉僵硬的感觉。有时晚上她躺在床上希望好好休息一下,但无论用什么姿势躺着,她都觉得浑身不自在,以为是劳累所致,也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竟然发展成颈背肌筋膜炎。 李飞跃分析说,潮湿、寒冷的环境可使背颈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纤维织炎;长期姿势不当所致的肌肉、筋膜等慢性劳损发生后,可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迁延不愈可致纤维化改变、血循环障碍,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进而产生酸痛感觉,而酸痛感又会加重局部的痉挛。颈背部活动欠灵活或受限,以及持续性的、不能自行缓解的酸痛和僵硬感,是颈背部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一般来说,患者的颈背部往往能找到固定的压痛点,某些地方的肌肉可出现病理性痉挛引起的僵硬,但患者没有神经受损的相关临床症状。 魏氏伤科秘技巧治 李飞跃介绍,轻度的肌筋膜炎往往不需要治疗,只需要注意休息,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就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的肌筋膜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很难自行好转,要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鉴别和治疗。目前在治疗上,西医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消炎止痛和缓解痉挛,有一定效果。而中医在治疗肌筋膜炎上有多种独特方法,疗效显著。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魏氏伤科疗法”,采用“内服与外治药结合、手法与导引相辅佐”,尤其在治疗肌肉、筋膜软组织损伤的伤痛上有独特方法和丰富经验。李飞跃介绍,颈背肌筋膜炎治疗重点应为疏筋止痛、消除致病诱因。魏氏伤科擅长运用伤科手法和特有的导引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不仅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还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渗出、水肿的吸收,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紧张和痉挛,消除或减轻疼痛。 此外,魏氏伤科也有以下几种特色疗法—— 蒸敷方:将全当归、川桂枝、川红花、五加皮、络石藤等9味药材研磨成粉末,装入布袋并放入锅中隔水蒸热后,热敷颈肩部伤痛处,有活血祛风、通络逐痹和消除或减轻疼痛酸麻等功效。 外洗方:将川牛膝、川当归、川羌活、伸筋草、老鹤草等多味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后,药水熏洗患处。魏氏伤科外洗方可分为腰椎胸部、上下肢和颈项等部位的专用洗方。 四藤散:由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和鸡血藤组成,煎汤内服,有舒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湿作用,在消除和缓解肌筋酸痛麻木上有良好疗效。 功能锻练(导引):指导患者进行颈椎缓慢前曲、后伸、左右旋转等运动,以及“插掌反背”、“伸颈耸肩”导引,以松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 防治结合不可大意 李飞跃指出,颈背肌筋膜炎多属慢性劳损性病症,所以在急性发作时要进行对症的治疗外,平时更要康复锻炼和有效预防。如避风寒、忌劳累、纠正不良姿势,使用电脑时可将电脑显示屏保持与双眼等高水平、使用电脑时注意间隔1小时休息15分钟,其间可进行颈项背部功能锻炼。 最后,李飞跃特别提醒练习瑜伽的女性:“许多人由于盲目进行超出自身条件所能承受的极限性动作,常会造成肌筋膜损伤而致项背部肌肉、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对由此而出现的项背肩部的酸麻、疼痛,不少人往往以为是运动劳累后的正常现象而疏于休息、治疗,以致引发慢性肌筋膜炎,因此需要注意防范。” 转载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年5月8日出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zy/7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出汗部位与生病的关系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外科学方药歌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