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湿气涨,不除百病生5招助你健脾祛湿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从中医角度说,春天也是人体容易春困、脾胃虚弱、身体湿气大的季节。 特别是南方的春季雨天特别多,回潮十分严重,外湿的环境容易增加人体内湿气,湿邪困脾,从而引发身体不适,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祛湿呢? 01什么是湿气? 湿,有两种: 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 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 外湿和季节、地域有关,春夏多雨,外湿就重,秋冬干燥,外湿就轻。外湿常见表现,为头昏沉、胸闷透不过气、肢体困乏无力、关节疼痛等。 内湿: 内湿是脾胃问题,脾胃差,运化不好,湿气就从食物中滋生。内湿的常见表现,肚子有胀痛感,消化不良,大便没有固定形状,身体虚弱,脸色苍白,说话声音细小,记忆力差,舌苔胖大有齿痕等。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湿气长期藏于体内无法排除,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02这4种人容易被湿气困扰 ?长期呆在潮湿的环境; ?脾虚无法化湿的人; 小孩消化不好、拉肚子,脾胃虚弱 成人经常加班,休息不好,脾胃不足 ?产后妈妈正气较弱,湿邪容易入侵,下坠在腰膝; ?不良生活习惯。 爱吃生冷、甜、油腻的食物 洗完头不及时擦干 不爱运动、久坐、熬夜等不良习惯,影响气血循环和水分代谢 03赶走湿气,既要攘外,也要安内! 对待外湿,以防为主 住房要选择地势高、通风条件好的地区,湿气重的地方可在房间内放置生石灰吸收湿气,或者常用艾草熏。 以出汗为辅,凡能增加汗液发散的事情,都能去外湿,比如做家务、多运动、多喝白开水、艾叶泡脚等。 针对内湿,健脾是关键 第一就是饮食有节,“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不要过食,每餐7-8分饱,少进食生冷食物。 第二是适当的食疗,健脾、除湿、益气,推荐几种药食同源、适合煲粥或者煲汤的食材供大家参考。可以健脾、补脾的的搭配除湿的,比如赤小豆薏米、赤小豆茯苓、赤小豆山药等等。 04日常生活祛湿五大招 01 中药泡脚祛湿邪 中医有“中药洗脚,湿邪可祛”的说法。 药方:干姜20克、艾叶3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川椒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洗脚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02 饮食祛湿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健脾祛湿食疗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 薏仁最擅长清湿热; 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山药以补虚为长; 茯苓以去湿为长。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充,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四神之名当之无愧。四神汤以甘平为主,适宜作为食疗,可煲汤、煮粥、做糕点食用,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03 劳逸结合休息好 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进入春季后逐渐昼长夜短,许多人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故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适当午睡可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与休息,下午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要提高工作效率,晚上尽早休息。 04 少喝冷饮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出现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不适。 春天到来,气温逐渐上升,如果冰激凌、冷饮吃太多,会加重脾虚的问题,让湿邪困扰更深,不妨多喝一些温和祛湿类的茶水。 推荐茶方 枸杞薏米茶 食材:薏米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 做法: 1、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香味。 2、将枸杞子、红枣和炒好的薏米一起放入茶壶中,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茯苓薏米姜茶 食材: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 1、茯苓、薏米用水清洗后浸泡30分钟 2、锅中加水、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喝完可继续加水煎煮,多次饮用。 功效:茯苓不但去湿还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适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饮用。 陈皮茯苓茶 食材: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推荐粥方 三白粥 食材: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生薏米15克。 做法:生薏米泡半个小时,放入其他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去湿、利水消肿、清热。 利湿降脂粥 食材:冬瓜带皮克,炒白扁豆15克,玉米碴60克,芡实30克 做法:以常法煮粥,久服。冬瓜利水消肿,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玉米碴也能健脾化湿,芡实同样是祛湿高手,还能补肾固精。 功效:健脾化湿、排毒、减肥美容。 05 适量运动 长期久坐和出汗较少的人,更容易被湿气缠上,所以祛湿一定记得运动。适量运动帮助身体出汗排除体内湿气。比如快走、慢跑、骑单车等,每次运动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zy/11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村里老人叫它肾衰草,酷似薄荷,是珍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