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验撷秀异病同治
刘军连预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947639382191464&wfr=spider&for=pc 发病的原因不同,然按中医理论分析,病机皆为肝少濡养,内风挟痰瘀阻络,故均用益气阴、息内风以及涤痰和络之法取效,只是根据其虚实进退,而相机选药而已。这可以说是“异病同治”的例子。 异病同治 现在编的讲义,一病可分为多个类型,处理时各不相同,这便是所谓的“同病异治”;但也有些病,成因虽不同,但机制颇有相近者,故治疗方法也就相近。《内经》病机十九条对此作了概括,它只用19个项目便概括各种疾病,这可叫作“异病同治”吧!“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实贯穿了中医治疗学的始终。现就“异病同治”谈几个病例。 一、震颤麻痹 案1 吴某,男,53岁,住宁国仙霞利新。 年11月3日初诊:患者4年前右手足震颤,继则左手足亦颤,举动不利,时时头眩,脉濡滑,舌质淡而少华。曾在浙江临安治疗而效果不显,故改用中医治疗。此属气阴不足,致肝少濡养,阳升而化风,挟痰瘀阻于络隧,拟顾护气阴,息风涤痰,参以和络法。 归身15g,制半夏6g,竹节白附子4g,茯苓12g,潼白蒺藜(各)9g,磁石(先煎)30g,珍珠母(先煎)18g,炒枳实6g,炒甘杞子9g,陈胆星4g,鹿衔草9g,姜汁炒竹茹6g,钩藤12g(后入),制乳没(各)6g,4剂。 11月7日二诊:上方服后,头眩少减,但手足犹然作颤。拟从益肾柔肝,息风和络涤痰。上方加干地黄15g,全蝎(去头足)4.5g,改珍珠母为30g,10剂。 11月15日三诊:复诊手足作颤有所缓解,然不时仍颤。上方再加全蜈蚣1条,服20剂。 12月5日四诊:上方服后,震颤大见缓解,有时基本不作,脉濡舌淡,拟再益气阴,息风涤痰和络,从标本兼治,以巩固疗效。 大有芪18g,干地黄18g,归身15g,杜红花10g,制乳没(各)6g,制半夏6g,竹节白附子6g,陈胆星4g,炒枳实6g,炒竹茹6g,钩藤(后入)15g,全蝎4g,蜈蚣1条(2味同研末盛胶囊分吞),50剂。 患者以汤剂终是不方便,服20剂后,改汤为丸,以巩固疗效。患者经商他乡,来信云药后震颤一直未作。 案2 许某,男,45岁,住歙县东乡之溪头。 年10月3日初诊:患者两手震颤已有4年病史,发作时不能随意控制,于情绪激动时为甚,有时肌肉强直,致行动障碍,面部表情亦见呆滞,舌灰滑,边有紫气,脉弦劲。此风痰挟瘀阻络,法当息风涤痰,而和络道。 全当归10g,制半夏6g,陈胆星6g,鸡血藤30g,杜红花10g,橘红衣6g,生石决明(先煎)30g,煅磁石(先煎)30g,伸筋草10g,粉葛根20g,钩藤(后入)15g,全蜈蚣2条,15剂。 10月20日二诊:前方服后,症状有缓解之势,肌肉强直已能放松,惟震颤仍频作。前方加制乳没(各)6g,紫贝齿(先煎)18g,橘络10g,去橘红、伸筋草,15剂。 11月8日三诊:症状大有缓解,由于对此病渐渐有了信心,故情绪亦能自制,精神状态渐好。舌滑少苔,边上尚有紫气,然已渐退,脉细濡。前方证药既合,酌予顾护气阴之剂可矣。 炙黄芪20g,干地黄18g,归身12g,生白芍10g,鸡血藤30g,制乳没(各)6g,制半夏6g,陈胆星6g,竹节白附子6g,磁石(先煎)30g,紫贝齿(先煎)18g,生石决(先煎)20g,钩藤(后入)15g,全蜈蚣2条,20剂。 11月28日四诊:患者诸症已大得缓解,震颤已大体未作,前方加葛根20g,续服以巩固疗效,20~30剂。 二、小舞蹈病 案 张某,女,8岁,住本市五里井。 年9月28日初诊:患者经本院神经内科诊为风湿性小舞蹈病,是一种不规则的,无自主的运动,每发则挤眉弄眼,上肢各关节交替发生伸直屈曲等动作,初起在于一侧,继则蔓延至对侧,情绪不稳定,易致兴奋或失眠,舌红而舌质略显紫暗,脉弦细。良由肝失濡养,致内风挟痰阻络,拟息风涤痰,参以和络法。 制半夏6g,陈胆星4g,天竺黄6g,川贝母(研吞)6g,紫贝齿(先煎)18g,磁石(先煎)30g,青龙齿(先煎)18g,石菖蒲6g,川郁金(明矾2g打水拌)10g,炒枳实6g,炒竹茹6g,杜红花10g,夜交藤18g,生白芍10g,钩藤(后入)12g,7剂。 10月10日二诊:前方服7剂后,症状曾得缓解,日来挤眉弄眼又作,两上肢有不自主活动,甚者右下肢亦有转动,脉舌如前。良由气阴不足,致由风挟痰瘀阻络,本原意参入益气阴之剂治之。 连藤首乌18g,干地黄18g,法半夏6g,潼白蒺藜(各)10g,陈胆星4g,皖贝母10g,炒竹茹6g,炒枳实6g,煨天麻10g,磁石(先煎)30g,青龙齿(先煎)18g,紫贝齿(先煎)18g,川郁金(明矾2g打水拌)10g,钩藤(后入)12g,7剂。 10月17日三诊:前方服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前方加白干参(另炖)10g,接服14剂而巩固疗效。同时与之来诊者,尚有一杨姓男孩,病状与之相近,用方基本从上法出入。由于川贝价昂,患者尚有条件从部队由外地购来用药,药后亦见效果。 其时,电影正放映西游记,杨姓男孩病初其家属尚不以为意,以为其挤眉弄眼动作系模仿电影神猴之动作,后来渐渐发现并不正常,经本院神经内科诊为小舞蹈病。 三、癫痫 案 毛某,男,14岁,住绩溪县之水沟村。 年5月6日初诊:患者痫厥发常不及备,过则如常人,每发则头晕呵欠,继则倒地搐搦,口吐涎沫,逾时而甦,无遗传史,惟幼时倾跌则在所难免,姑从内风挟痰论治。 竹沥半夏6g,陈胆星4g,白蒺藜10g,天竺黄6g,石菖蒲6g,煨天麻6g,川贝4.5g,姜汁炒竹茹10g,炒枳实6g,生玳瑁(先煎)18g,磁石(先煎)30g,钩藤(后入)15g,7剂。 5月13日二诊:药后颇见效机,前此则一周内必发,此次则未发,惟头晕偶有。前方去生玳瑁,改紫贝齿(先煎)18g,生石决(先煎)30g,14剂。 5月27日三诊:痫厥月来仅发过一次,信乎前方之见效也,本原意而参以益气阴之药。 太子参15g,干地黄15g,夜交藤18g,潼白蒺藜(各)10g,竹沥夏6g,陈胆星4g,竹节白附子4g,煨天麻10g,川贝母10g,川郁金(明矾2g打水拌)10g,石菖蒲6g,炒枳实6g,姜竹茹10g,磁石(先煎)30g,青龙齿(先煎)18g,钩藤(后入)15g,30剂。 患者服30剂后,癫痫基本不发,乃改汤为丸,以巩固疗效。患者服该药后,即未复发,这还是20世纪50年代看的病,现该同志任该县中学数学教师有年。 按:从如上几则病例,发病的原因不同,然按中医理论分析,病机皆为肝少濡养,内风挟痰瘀阻络,故均用益气阴、息内风以及涤痰和络之法取效,只是根据其虚实进退,而相机选药而已。这可以说是“异病同治”的例子。 本文选自《老匋读医随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pj/9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秘方来了老中医分享出来的经验秘方,一张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