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孟辉导师针药结合效治项痹例赏析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界在读硕士研究生岳云

患者郑某,男,75岁,宁夏中卫人

初诊时间:年12月14日

主诉:颈项强痛2年,加重5天。

现病史:两年前因受凉,颈项强痛,不敢转动,医院,针灸治疗,有所缓解。此后,每以劳累、受凉而复发,遂以自行去药店买些膏药外敷或自服活络祛风止痛类中成药,或有缓解。五天前因劳累复以着凉,项痛复发,痛势较剧,不能转动项颈,俯仰受限,难以缓解。刻下,颈项强痛,颈部不敢转动,左侧稍重,自诉晨起口干,口苦,多梦,视力减退,耳鸣,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滑。

既往史:年12月做心脏搭桥手术,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诊断:颈椎病

辨证:太阳筋脉失养,兼肝肾亏虚

治则:疏通太阳、滋补肝肾

治法:

1.毫针针刺---疏通太阳,舒筋活络

导师接诊,让患者端坐,褪去鞋袜,先于右侧昆仑穴揣穴,于施术区严格消毒后,针刺右昆仑,右太溪行针。后于左侧经验穴如前法,先消毒后针刺。针毕,嘱患者转头,症状明显改善,还有一点微痛,老师让马玉玮师兄给患者做太冲透涌泉,经严格消毒后针刺,行针后,项强症状消除,患者大喜。

2.中药内服---疏通太阳,滋补肝肾

葛根25g甘松15g白芍30g炙甘草15g

地黄30g牡丹皮12g菊花12g桑枝15g

川牛膝12g木瓜30g鹿衔草15g金钱草15g

伸筋草15g山楂15g

按: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病变或者劳损等而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混合型颈椎病。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与长期低头作业、伏案工作等有关。它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不适,放射至枕肩部和上肢,上肢乏力,手指麻木。少数病人有下肢僵凝、绵软,如在棉花上行走等症状;有些病人出现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有的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还有的出现面部发热、出汗异常、突然跌倒等症状。

中医认为,项强之病,虽属项筋之疾,然症因多端,亦需详加辨析。有肝、肾、膀胱三经感受风寒湿邪而病者;有肝血虚肝火旺者,其要皆在经气失和,经筋失养所致。

老师指出:《灵枢·口问第二十八》说:“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补足外踝下留之。”足太阳经脉及经筋行于项脊部,遂可针足太阳之经穴昆仑。《灵枢·经筋第十三》载:“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可见,颈椎病取肾经穴不仅与肾主骨有关,也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太溪为肾之原穴,为补肾之要穴,既可补肾阴以滋养筋骨,也可温肾阳以柔煦筋骨,故颈椎病有椎间盘病变或骨质增生者,用之最宜,可标本兼治。

老师给患者针刺

留针5分钟

针刺后,症状消失,患者大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jincaoa.com/sjchq/7119.html